作者:安玉剑
日前,青岛市政府发文,联合海尔集团正式通过并设立为各类新型金融交易所提供清算服务的专业清算中心,此举正式将之前一直为人做诟病的交易、清算与结算于一体的环节相分离,开始尝试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清算给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风控管理装上制度的隔离带。

经历了多年的野蛮生长之后,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终于迎来了一丝文明的曙光。
众所周知,在任何交易市场,资金的安全性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最根本前提,本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就很容易沦为“各种你等着我收益率,我盯着你本金”的金融骗局,所谓建立交易市场的初衷和各种功能也就更无从谈起。
这些年来,从郭远峰携款潜逃到泛亚挤兑事件,每一次由于投资本金安全难以保障而造成的群体性投资者维权事件都仿佛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般,令本已羸弱不堪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站在风口浪尖上摇摇欲坠。
“人必先自救,而后人救之”,从之前的江苏省登记结算公司到这次成立的青岛清算所,均尝试寻求从制度上引入第三方结算制度,给信用风险设置一道隔离带,虽然只是解决诸多问题的一小步,并且效果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但无疑,这代表了一种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寻求“自救”的态度,政府部门的出面更表明了管理者对于现货交易市场存在价值的认可,尤其在经历过令现货市场犹如惊弓之鸟的3.15晚会之后,这份认可更可以给现货市场增强许多的信心。
囿于整个现货市场自面世开始就是在期货市场的缝隙中发展,始终游离于统一的金融监管部门之外,如同没有身份的“黑户”,监管的缺失难免会造成无序的发展,发展也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现货市场从业者来说能够用发展的思维来从事这个行业显得更重要。
虽然前景依旧漫漫,但仍有美好可期,毕竟我们已经在路上!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