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报收于20.9美元 较发行价涨10%

,京东商城昨夜登陆纳斯达克,开盘价21.75美元,较19美元的发行价上涨14.5%,报收于20.9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0%

京东股票于北京时间5月22日23点开始交易,开盘价21.75美元,当日最高涨至22.50美元,最低至20.24美元,报收于20.90美元,较19美元的发行价上涨10%。

以收盘价计算,京东市值达286亿美元,在已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腾讯百度。另外,已递交赴美上市招股书的阿里巴巴,预计将于下半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其市值可能将超过2000亿美元。

京东下设京东商城集团、京东金融集团、拍拍网、海外事业部,这四部分业务都在京东赴美上市资产之列。

共募资17.8亿美元

此次IPO,京东以每股19美元的价格共发行93,685,620股美国存托股票(“ADS”)。以此计算,假设承销商不行使额外购买ADS的期权,此次IPO共募资17.8亿美元。是目前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最大的一次IPO。

在发行的93,685,620股ADS中,京东出售69,007,360股,售股股东出售24,678,260股。承销商在30天的期限内可行使额外认购京东最多14,052,840股ADS的期权。

假设承销商不行使额外购买ADS的期权,京东预计将在交易结束时募集13.1亿美元,此外还将通过私募融资同时以IPO发行价向腾讯发行138,014,720股A级普通股募集13.1亿美元。

京东此次只发行10%新股,而大多数公司发行股本是15%-25%。刘强东(微博)称,之所以发行新股这么少,是因为过去两年京东的现金流非常好,只有39天的帐期,京东现在帐上还有30多亿美元现金,随着京东成功上市,又拿到30多亿美元,因此,京东短期不会有融资计划。

刘强东透露,京东此次募资将主要用于几方面用途,分别是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沉淀,扩展京东在这些城市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涉足生鲜领域;开展国际业务。

刘强东希望国际业务在两到三年能找感觉搭建团队。刘强东指出,移动端增长很快,电商用户会继续增长。新业务如生鲜金融等也会带来新的增长。

CEO刘强东身家达59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IPO前,京东流通股共为2,458,142,290普通股(12.29亿份ADS);IPO后京东流通股变为2,177,875,831份A股及556,295,899份B股,共为2,734,171,730普通股,即13.67亿份ADS。

IPO后,刘强东所持股份为565,508,849,占总股本20.68%。按照20.9美元的收盘价计算,刘强东身家达到59亿美元。

晋升为亿万富翁行列的刘强东并没有被冲昏头脑,相反,他却有一股忧患意识。刘强东说,最大的挑战是来自内部增长的挑战。今年一年新增销售额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今年1季度招收1.2万名员工。最大的风险是内部增长失控。

刘强东昨晚的内部邮件中也指出,“上市不是终极目标,要继续保持一颗创业的初心和敬畏之心。不管未来股价如何变动、未来资本市场如何反应,我们的使命和价值观是不会变的。”

由于刘强东所持B股投票权是A股投票权的20倍,刘强东个人投票权达到83.7%,拥有绝对控制权。刘强东指出,掌握投票权更有利于控制企业,AB股结构以后会越来越多,但京东不想将精力浪费在董事会沟通上。

国内B2C格局尘埃落定

随着京东在美国资本上市,当前主流的电商上市公司主要有京东、唯品会 、当当、聚美优品四家。京东IPO首日,聚美优品股价跌7.4%,唯品会跌3.5%,当当跌0.3%。

与后三家企业相比,京东在资本扶持下,过去几年规模优势非常明显。从数据对比看,2012年第一季度时京东规模约为当当的8倍,到2014年第一季度这一差距已扩大到接近14倍。唯品会过去几年成长相对较快,但目前与京东有近6倍的差距。

易观统计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B2C网上零售交易份额排名:天猫 48.4%、京东 20.1%、QQ网购 4.7%、苏宁易购 3.9%、易迅3.0%。天猫与京东与其他B2C差距在拉大。

天猫与京东商业模式本身并不存在冲突,天猫如同是商业地产模式,依靠收租获得利益,京东则是典型的卖货模式,但从成交额看,依然可以进行比较。

但京东与天猫依然存在不小差距,2014年第一季度天猫整体成交额为1060亿元,同期京东为396亿元,天猫为京东的2.5倍。过去两年这一比例基本维持不变。

随着腾讯战略入股京东,天猫和京东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一旦京东整合QQ网购、易迅份额完成,京东占据B2C市场的份额将接近30%,与天猫的差距在明显缩小。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4-05-23 10:42
下一篇 2014-05-23 10:46

相关推荐

  • 刘强东的「真假兄弟」

    京东近期动作频频,从内部考勤调整到人员优化,再到涨薪和裁员,引发舆论热议。刘强东提出新版兄弟论,强调业绩好、爱拼搏的员工才是“兄弟”,意在改变工作低效、组织臃肿的现状。京东采销员工的大幅涨薪旨在激励一线员工,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京东家医事业部的裁撤则反映出京东在寻求“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对未取得显著突破的业务进行调整。此举也暴露出京东等大厂普遍面临的“大厂病”问题,即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出现的决策缓慢、创新力下降等管理和运营问题。各大厂纷纷寻求改革,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灵活和高效。然而,改变组织架构、打破利益格局的难度很大,大厂们能否真正治好“大厂病”,尚有待观察。

    2024-06-20 TMT
    2.3K
  •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2024-06-04
    3.5K
  • 经济“卷王”拼多多们,消灭供应链中间层

    失去渠道商,我们将失去什么?

    2023-12-18 TMT
    23.3K
  • 啥是总额法、净额法?从国联股份300亿收入凭空消失看上市公司财技那些事

    在大大的拼多多、业绩嘎嘎猛,被质疑年报的时候,国联股份说好的730多亿的收入,扭头就变成了400亿,一封公告硬生生干没了340亿,这是造了什么孽? 倒也不是说300多亿的业务没了,也不用太过紧张,对利润是没啥影响的,只是之前的700多亿收入是采用总额法确认的,而年报在审计过程中,公司难以取得或拥有部分交易与相关毛利率也就个位数的水平。 而净额法则可以隐藏收入,同时营造出高毛利的表象。比如国联股份,在前些年,虽然营业收入嗷嗷地涨,但毛利率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2022年随着部分收入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毛利率明显上升。 从会计确认方法来说,总额法和净额法横跳,可以不同程度美化报表,或者放大/隐藏收入。但这玩意儿也不是你想怎么确认就怎么确认,核心逻辑在于你对于出售的商品是否具备控制权。同样是倒爷,如果我是真的进了一批货,然后找客户倒卖出去,我对这批货享有控制权,在此过程中也承担着货的减值等风险,那我就可以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同时确认相应的成本。但如果我纯纯的是个中间人,做的是平台,就像京东,淘宝做的是平台生意,至于谁卖、卖给谁、卖啥也无所谓,用净额法确认收入。而京东有自营的业务,虽然是倒卖,但对货物拥有控制权,用总额法确认收入。这也是为什么阿里明明利润比京东高,但收入规模却不及京东,在以收入规模排名的世界500强中,阿里的排名比京东靠后。 其实在编报表时,有很多类似的方法可以用来美化报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技”,比如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量、研发投入的处理等。在销售商品计算成本时,对存货的计价有多种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个别计价。 举个例子,假设我之前一共进了A、B、C 3批货,成本分别是10元、20元、30元,那当我卖了一批货,卖的成本应该计作多少钱? 按照先进先出法,先进来的先出去,计作10元;按照后进先出法,后进来的先出去,计作30元;按照加权平均法,3批货的平均成…

    2023-05-12
    10.7K
  • 风雨同舟“晋”心“晋”力 各行业驰援山西“爱心榜单”

    事固然会受到“人肉”、谴责,好人好事更应该被记住,并感恩。

    2021-10-11
    9.1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