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交易所联盟(WFE)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称,近两三年来欧美市场的高频交易占总交易额的比例有所下滑,不过在其他新兴市场则继续快速上升。美国高频交易占总成交额的比例从2005年的21%升至2009年的61%,此后逐年回落,2012年占比为51%;欧洲也有类似情况,从2010年的41%下滑到2012年的39%。WFE称,尽管这种趋势是在最早采用高频交易的市场中平稳下降,不过在其他市场依然上升。
东京证券交易所在过去的三年中,高频交易已经逐步发展到与美国和欧洲的交易所相当的水平。而在一些新兴市场,虽然基础数字较低,但得益于技术环境的发展,高频交易仍然快速增长。杨胜利
目前,高频交易商进入新兴市场的热情日益高涨,但由于进行高频交易的成本越来越高,也引发了高频交易商之间的合并。高频交易商不仅在规模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策略也趋向于多样化。Progress软件公司银行及资本副总裁理查德·宾利说:“现在高频交易商正在慢慢退出北美和欧洲这样比较成熟的市场,开始进入新兴市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趋势。”
法规在变化
目前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正在将高频交易“挤出”北美及欧洲等传统的成熟市场。其中一个因素便是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相比欧洲为了抑制过度高频交易而征收金融交易税的举动,美国监管机构迄今为止并没有对高频交易采取非常敌对的行动,不过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5月中旬一致投票通过了对高频交易的“衍生品市场扰乱性行为”的定义,并表示将起草一份关于潜在监管变化的文件,预示着美国监管机构也开始准备对高频交易采取一定的措施。高频交易商可能在明年面临更大的困境,因为在今年1月份,欧洲有11个国家已经获批从明年开始征收金融交易税,而法国和意大利已经率先实行。高频交易在西方成熟市场上遭遇越来越多法规上的阻碍。
交易量出现下降
许多西方成熟市场交易量和流动量的下降也给高频交易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打击。2012年,美国和欧洲主要衍生品交易所的交易量相对2011年下降了20%左右。一般来说,高交易量和高波动性市场有助于高频交易的盈利,是高频交易的制胜法宝,这些市场的变化使得高频交易面临一定的“瓶颈”。新际集团的高级总监安德鲁说:“交易量下降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每个交易所自己独特的交易模式和技术也会影响企业的交易行为。”诚然,比较成熟的高频交易商具有雄厚的资本基础,同时他们的交易方法也经得起考验,因此对市场有比较强的适应性。但这对小型的高频交易商来说则会成为一个难题,不利于小型交易商的生存。当市场活跃性大,参与者众多的时候,小型高频交易商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属于他们的一份“蛋糕”,但当整体市场交易量和波动性出现下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一些小型高频交易商被淘汰,对整体高频交易行业带来一些影响。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