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各方经常会有不同的理解。这部分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转型期,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因素相互交织,产生出了许多较为复杂的、在其他国家很难见到的现象。但更重要的是,不同观察者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观念出发来看中国经济,有时甚至思考问题的层次都不一样。为了厘清各种观点,可把对中国经济的不同理解从下到上,归纳为五个层次的思维。不同的思维层次在分析问题时,在视野、角度和深度上都有明显差异。思维所站的层次越高,越能透视中国经济的实质。而以这五层次思维为框架,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梳理出不同观点的脉络。
第一层思维:唯GDP论
对中国经济最朴素的认识可用“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老话来概括。对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这句话功不可没。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包含了相当关键的两层意义。第一,它明确了工作方向就是“发展”,从而凝聚了各方力量,形成了合力、减少了内耗。第二,它也为“发展”本身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明确了以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的思路,而将“不发展”排除在了政策选项之外。
在实践中,发展这个较为抽象、内涵甚广的词,往往落脚于经济增长——或者更为明确地说——GDP增长。所谓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它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尽管对GDP这个数据的口径和统计方法仍然有一些批评,但它仍然不失为最为全面衡量经济规模、且在国家间最为可比的经济数据。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发展是硬道理最终就落脚到对GDP增长的追求之上。
GDP导向虽然粗糙,但胜在简单明晰,因而容易贯彻实施。我国各个地方政府的GDP竞赛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GDP增长的关心也让我国各级政府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扶助之手”,而不像很多其他国家的政府一样变成对经济的“掠夺之手”。
从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来看,落脚在GDP导向上的发展观给我国带来了丰厚回报。我国世界第二的经济体量,在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国内人民群众大幅上升的生活水平,无不来自于此。
第二层思维:空想主义市场化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市场化改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市场化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历史。这让市场化的方向深入人心。
目前,国内各方在市场化这一改革方向上没有任何分歧,但对如何推进市场化改革却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市场化改革应该推得越快越好,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好。这种人相信,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之上。在后危机时代,随着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结构问题的暴露,这样的看法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这些人认为,既然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产能过剩、债务高企等结构性问题,那就应该放开市场,让市场自发去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产能过剩、债务高企的“僵尸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而留下那些更有发展前途、更加健康的企业。通过这样的市场出清过程,中国经济就会甩掉结构包袱、轻装上阵。毫不奇怪的,有这样认识的人会对刺激经济增长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刺激投资这种传统增长引擎只是“走老路”,只会减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延缓市场出清的过程,无助于在更长期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
可以用“空想主义市场化”来概括这种对市场改革的认识。之所以说它是空想主义的,是因为这种思维过于理想化,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市场出清固然在理论上看起来有吸引力,但它在现实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则是一个大问题。事实上,东欧国家之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采用“休克疗法”来做经济转型,就是基于这种空想主义的市场化思维,相信短期的阵痛能换来长期更加健康的经济增长。但历史证明了,这种空想主义的政策远未取得其预想结果,甚至在某些国家带来了经济灾难。相比之下,我国更加务实的渐进式改革思路取得了更好的绩效。
然而,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四万亿”刺激政策副作用的显现,国内不少人出于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空想主义的市场化思维,希望能够通过快速的市场化改革来摆脱当前的困局。
抱有这种过度理想化思维的人容易把市场看成目的而非手段,用是否市场化来作为评价一切的标准。这样,就与“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导向有了不易觉察、却又含义重大的差距。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