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电子盘频遭整顿的四大根源

首先是第一轮清理整顿中一些不正规市场关闭导致的客户投诉、报案,其次是去年下半年第一轮清理整顿接近尾声后涌现出大量的无任何资质的三无市场(也被称为黑平台)

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个话题不断、故事不断、争议不断的行业,其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从未脱离过监管部门的视线。

从2002年出台、2003年7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GB/T18769—2003)到2005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也更加明确,从而使这个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壮大;从2009年12月初国家工商总局的232号文,到2010年初商务部频发的《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国六条),其目的在于规范指导此类市场的发展方向,发挥优质高效的为现货市场实体经济服务的积极作用。

国家多部委相继对同一个行业出台行政规范文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此举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行业的影响可谓深远,其监管意义在于从总量上控制整个行业的盲目发展、过度投机、脱离实体经济的乱象,期望以规范稳健的交易组织服务实体经济。

在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发展进程中,2011年的大宗交易市场遭遇了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第一次清理整顿。2011年11月,国务院对各省市政府以及各部委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38号文),严格行业准入门槛,规定从事保险(放心保)、信贷、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必须经由其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等等。其目的是让此类市场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属性,防范规模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引导市场向现货产业服务方向发展,使大宗现货交易走入常态化、正规化的管理正轨。

商务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于2013年11月联合发布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实行的《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特别规定(试行)》以及证监会、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等六部委于2013年12月23日下发的《关于禁止以电子商务名义开展标准化合约交易活动的通知》,意味着电子交易市场行业进入到强监管时代。

在经历两年多的清理整顿之后,时值今日,除天津市和云南省外,其他省份对前期开业的市场均已整顿完毕,且开始审批新的电子交易中心

当前由公安部统一部署的严查全国部分交易场所的行动,让这个刚刚平静的行业再起波澜。这次行动,表面看来是由白银市场引发,实际上是第二轮清理整顿的开始。2014年初公安部就已进行了部署和侦查,并开始收集证据。这次由公安部主导的第二轮清理整顿可谓执法力度空前,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有
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相关阅读】

全国现货清理整顿及保留名单(2014年6月)

刀尖上的现货

大宗商品整顿结束了吗?

政府重典治乱 散户拍手称快

渤海商品139号会员被查封 营业执照已注销

现货整顿动真格了!业内上下惶恐不安

[转载] 国内现货网站不完全点评

已有30家交易所受调查 现货白银首当其冲

公安部严查全国现货市场 涉及近60家交易所

6月公安部将继续严打非法现货交易市场

监管层叫停做市商 大宗商品整顿风暴再起

现货行业摊上大事了:司法首次介入整顿

青岛清理整顿将各类交易市场 为期3个月

本次现货行业整顿与以往的区别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4-06-17 09:51
下一篇 2014-06-17 10:01

相关推荐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