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被称作是现货市场的“危急存亡之秋”毫不为过。
这段时期,对于现货市场从业者而言实可谓煎熬:先是国家媒体央视对白银等现货投资品种穷追猛打,再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入手的第二轮清理整顿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现在更有迹象显示现货市场最火热的品种——白银将可能被取缔。
一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监管者的扶正自然是不可或缺。但分析人士指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监管者一些不得已的举措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无序发展的问题。
交易机制为核心问题
现今现货市场上的交易制度大致由30%的撮合制和70%的做市商制组成,做市商制度较于撮合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流动性的保证以及对过度投机的遏制,但同样也会带来交易成本提高、缺乏有效监管等负面效应。
国外的做市商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机构经批准后可以做市,即向公众投资者提供双边报价(买卖价格),并承诺接受交易者在此价位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进行交易。而国内现货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则包含更多的“中国色彩”。首先,国内的做市商(交易所综合类会员、特别类会员)并不向市场进行报价(报价由交易所统一通过第三方提供),因而不存在“定价权”一说;其次,多数会员单位并没有对单边敞口做有效的风险管控,因此被市场普遍视为“和投资者对赌”。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胡捷表示,大宗商品核心问题就是交易机制的问题。竞价机制(撮合制度)在风险和收益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询价机制(做市商制度)容易被扭曲,这包括在英国伦敦这样的市场也是这样。
胡捷表示,“中国的大宗商品市场不管是期货还是现货,放在一块来看的话,实际上按个数来看主要是做询价机制,做竞价机制是上海黄金交易所。”
于是,在中国式做市商制度占主导地位的现货市场上,一些非合规交易场所凭借做市商制度赋予其的“优势”,干起了欺诈投资者的不法勾当。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淮南之橘为何成为淮北之枳,与橘本身并无关系。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