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是注重精细化运营的行业,能为企业带来长期资本,曾被称为“被忽略的蓝海市场”。在疫情期间,居民对社区管理及物业服务的需求提升,进一步提升了物业公司的市场存在感。疫情过后,购房者买房也更加注重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
2020年共有13家物企赴港上市,仍有20余家企业在储备上市。
目前累计有40家物企在港上市,3家在A股上市,分别为招商积余(001914.SZ)、中奥到家(001538.SZ)、新大正(002968.SZ)。其中大多数是由大规模的房企分拆而来,如碧桂园服务(6098.HK)、恒大物业(6666.HK)、融创服务(1516.HK)等。
3月以来,各大物企陆续公布年报,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40家上市物企的年报数据,从收入、规模、利润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收入篇
世茂服务增长翻倍 彩生活上市以来首次下滑
随着物业品牌集中度提升,物企的收入也呈现明显集中的趋势。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的40家上市物企数据来看,收入TOP 10的总和为848.74亿元,占40家物企总收入的66.6%,已超六成;TOP 20收入占比86.5%,剩下的20家公司合计收入仅占13.5%。
其中,碧桂园服务以156亿元收入位居40家上市物企首位,恒大物业以105.09亿元收入位居第二,绿城服务(2869.HK)以101.056亿元排第三,雅生活服务(3319.HK)以100.261亿元排第四。前4家公司收入均突破百亿元。
招商积余位居40家上市物企收入排行第五。
星盛商业(6668.HK)、和泓服务(6093.HK)、烨星集团(1941.HK)、宋都服务(9608.HK)、兴业物联(9916.HK)目前管理规模较小,2020年收入低于5亿元,位居排行榜末位。
从收入增长情况看,40家上市物企的平均增速为37.69%。其中,世茂服务(0873.HK)增速翻倍,这与其在2020年大规模拓宽第三方物业有着密切关系。
世茂服务年报披露,2020年增加合约建筑面积2350万平方米,覆盖住宅、学校、医院、产业园等多种业态。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收并购新增合约建筑面积7100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世茂服务一共收购了12家物业管理公司。
其次,雅生活服务、和泓服务、永升生活服务(1995.HK)、融创服务、时代邻里(9928.HK)、碧桂园服务收入增速均超60%。
而彩生活(1778.HK)、烨星集团两家企业业绩表现乏力,2020年收入较2019年分别下降6.5%、4.5%。
彩生活更是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的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物业管理服务减少,另一方面,为巩固其行业地位,公司加大力度尝试业务转型,未来需要减少高投入高风险业务,聚焦高质量高回报业务。
烨星集团收入下降主要是在疫情下非住宅物业的管理服务收入减少,导致了整体收入下滑。
利润篇
和泓服务增长334.8% 招商积余毛利率垫底
2020年,虽然行业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但物管行业的利润仍呈现增长趋势,40家上市物企平均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增长70.57%。
部分企业的净利润翻倍增长,如和泓服务、恒大物业、时代邻里、荣万家(2146.HK)、华润万象生活(1209.HK)、融创服务、银城生活服务(1922.HK)、浦江中国(1417.HK)净利润增速均超100%,其中和泓服务增速为334.80%。
从绝对值来看,恒大物业净利润高达26.47亿元,位居40家上市物企之首。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的净利润也处于高位,分别位居第二、第三。
2020年40家上市物企的平均毛利率为28.55%,行业整体毛利水平乐观。19家公司毛利率高于30%,13家毛利率在20%-30%,9家毛利率低于20%。
星盛商业毛利率高达56.3%。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以商管服务为主,商管业务的毛利率高于住宅管理是行业共同认知,但受在管面积较小的影响,其收入增速并不理想。
招商积余拥有较高的收入规模,但2020年毛利率为13.6%,为40家上市物企中最低的。2020年,招商积余研发投入仅占0.23%,目前仍在持续深耕公建物业领域。公司应加大研发投入,从科技赋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人效,从而提高毛利率。
规模篇
彩生活规模第一但增速见底 碧桂园各项指标均靓眼
相较于毛利率,物业行业要更注重规模,规模能够带来边际效应,充分扩大毛利率的作用。2020年,40家上市物企的在管面积共42.72亿平方米,TOP 3在管面积占总面积的32.63%,TOP 10在管面积占总面积的70.1%,行业规模主要聚集在前十的公司。
彩生活的在管面积位居第一,为5.52亿元。彩生活虽然在管规模大,但规模增速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从而使得业绩呈现小幅下降局面。实际上,公司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发布业绩公告当天对人事进行调整,寄望在新领导带领下突破当前困境。
碧桂园服务在管面积4.62亿平方米,位居第二。碧桂园服务各运营指标均表现靓眼,已成为行业龙头代表。
宋都服务、兴业物联、星盛商业的在管面积低于1亿平方米,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充。
疫情后居民对物业公司的认知度提升,物管公司在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凸显,物管公司也趁机积极扩大规模。2020年40家上市物企在管面积平均增速为49.54%,扩张速度显著。其中,奥园健康(3662.HK)、融创服务、和泓服务、世茂服务、雅生活服务在管面积增速翻倍。
雅生活服务积极收购第三方物业,第三方占比高,逐步摆脱对母公司的依赖,其次,公司提高非住宅业态的收入,多业态发展有利于防范市场风险。
规模扩张缓慢的是彩生活、中奥到家、新大正,在管面积增速均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