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债看市(ID:little-bond)
过去数年间,鸿坤地产区域性发展没有走向全国,错失良机。目前在环京房地产调控、疫情等压力下,鸿坤地产经营迅速恶化,陷入流动性危机。
债券停牌
11月23日,鸿坤地产公告称,申请“18鸿坤01”、“18鸿坤03”、“19鸿坤01”自11月23日开市起停牌。
此前,“19鸿坤01”投资人几乎全部选择回售,这使得鸿坤地产不得不进行劝退、展期甚至转售,而在目前大环境下,以上举措并未和投资人达成一致,此次停牌或与此有关。
据公开资料,“19鸿坤01”当前余额3.44亿元,回售申报金额3.18亿元,回售资金兑付日为2021年11月22日。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鸿坤地产存续债券3只,存续规模9.2亿元,除“19鸿坤01”外,其余两只债券均将于明年到期。
除此之外,鸿坤地产还存续一只美元债,当前余额1.93亿美元,也将于2022年8月到期,其面临短期集中兑付压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鸿坤地产这只美元债融资成本颇高,票息高达14.75%。鸿坤地产综合融资成本为10.3%,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经营恶化
据官网介绍,鸿坤集团成立于2002年,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金融投资、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和地产开发四大业务板块的复合型控股集团。
其中,鸿坤地产业务覆盖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物业服务三大板块,2020年3月鸿坤物业(01941.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鸿坤地产的控股股东为鸿坤管理咨询,持股100%,实控人为自然人赵伟豪。赵伟豪为鸿坤创始人赵彬、吴虹夫妇之子。
从项目布局上看,鸿坤地产主要以京津冀地区为主,近年来受环京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其开工和销售回款规模持续下降。
在持续多年的“冲击千亿规模”后,鸿坤地产销售规模仍然还在百亿量级。2020年其签约销售规模175.4亿元,增速仅1.86%。
销售疲软,鸿坤地产业绩大幅下滑,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8.99亿元,同比下滑7.94%;实现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减少59.57%。今年上半年,鸿坤地产经营恶化业绩由盈转亏,实现归母净利润-6195.43万元,大幅下滑110.12%。
盈利能力恶化的同时,鸿坤地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规模也大幅下滑,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该指标分别为58.03亿、24.77亿以及18.37亿元,对债务和利息的保障能力降低。
和行业内其他房企一样,鸿坤地产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也持续下降,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9.15%和25.53%。
从融资新规“三道红线”看,截至2020年末,鸿坤地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9.32%,净负债率91.66%,现金短债比0.65,踩中一道红线归为“黄档”。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鸿坤地产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负债比为77%。
截至同报告期,鸿坤地产流动负债有349.37亿元,主要为应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35.99亿元。
相较于短期债务,鸿坤地产流动性紧张,账上货币资金仅有30.4亿元,不足以覆盖短债,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鸿坤地产流动性紧张导致应付票据规模较大,截至今年6月末该指标为23.66亿元,票据风险值得警惕。
在备用资金方面,截至2021年3月末,鸿坤地产银行授信总额有115.94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39.36亿元,可见其财务弹性欠佳。
除此之外,鸿坤地产还有非流动负债106.13亿元,主要为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93.73亿元。
整体来看,鸿坤地产有息负债有153.38亿元,主要以长期有息负债为主,带息负债率为34%。
刚性负债高企,2020年鸿坤地产财务费用高达7.03亿元,较2019年激增55%,今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3.57亿元,对公司利润形成较大侵蚀。
在融资渠道方面,除了借款和债券融资,鸿坤地产还通过租赁,应收账款,股权质押以及信托等方式融资。
《小债看市》分析发现,鸿坤地产还有融资渠道恶化、资产质量欠佳等问题:
第一、融资渠道遇阻。
近年来,鸿坤地产筹资性现金流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该指标分别为-12.69亿、-52.57亿、-37.63亿以及-15.91亿元,其融资规模远不及偿还债务的速度,外部融资环境恶化。
第二、应收账款和存货高企。
2019年,由于西红门镇政府购买拆迁安置房,鸿坤地产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由2018年2.05亿元跃升至31.29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下滑90%。
另外,鸿坤地产存货高企,截至今年6月末存货高达264.07亿元,规模较大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对资金形成较大占用。
第三、受限资产规模较大。
截至2021年6月末,鸿坤地产受限资产规模为113.12亿元,主要为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受限资产规模较大存在一定流动风险。
另外,鸿坤地产在建和拟建项目尚需投资金额较大,未来面临一定资金支出压力和融资需求。
流动性压力下,鸿坤不得不选择处理部分资产。此前鸿坤集团退出控股比例达到100%的北京富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全部清空。
总体来看,近年来鸿坤地产盈利能力迅速恶化,经营性现金流腰斩;融资成本高且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债务压力和流动性问题开始显现。
北京西红门发家
2002年,房地产消费大潮如火如荼,经济学背景出身的赵彬凭借敏锐的头脑,嗅到了北京房地产发展的商机。
于是,赵彬从湖南进入北京成立鸿坤地产,通过招拍挂拿下了南五环外西红门一块200万平方米的土地。
当时,西红门地区还是一整块麦子地,阡陌纵横,交通、水电、市政等皆不便。但没想到,北京西红门成了赵彬的福地,鸿坤地产发迹于此。
随后,鸿坤地产进驻北京大兴,从拆迁、修路、市政、水电等基础环节做起。
在深耕10多年后,西红门旧貌换新颜,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逐步建立,同时鸿坤地产也依托于该区域的发展立足北京。
2010年起,鸿坤地产开始走出北京,先后进入海南东方、三亚、天津、香河、承德、涿州、廊坊等城市,开启“大北京”战略。
同时,借助国家产业转型以及创新创业的政策风口,鸿坤地产开始布局围绕北京“大五环”的创新产业园战略。
这期间,赵彬开始四处招兵买马,原万科毛大庆和龙湖老将袁春相继加盟鸿坤地产。
2017年,鸿坤集团实控人悄然变更为赵彬之子,这拉开了二代接班的序幕。也是在那一年,销售额刚突破百亿的鸿坤地产,就喊出2023年要实现千亿的目标。
但是,在房企集中度越来越高情况下,鸿坤地产的规模发展一直没能提速,千亿目标渐行渐远。
除了主业房地产,鸿坤还在金融投资领域有所布局。
早在2007年,鸿坤集团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亿润投资,发起北方地区第一支有限合伙基金。
2014年,鸿坤投资参股中民投,赵彬任中民投第一届董事局投资决策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可以说,在过去数年间鸿坤地产区域性发展,没有走向全国错失高速发展良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