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成都住建局发布《关于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全力实现年度目标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文轩财经注意到,通知最后强调要“提高预售资金监管使用效率,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当前,房地产行业处于寒冬,许多房企面临资金困难等问题。同时,与房企相关的行业也受到不小冲击。面对这种趋势,中央为楼市“维稳”频繁发声:
- 9月24日,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提出房地产的“两个维护”;
- 9月29日,房产金融工作会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10月23日,人大授权国务院试点房地产税,也和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有关;
- 10月27日经济日报刊文称,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在此情况下,部分地区也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就在本月初,北京颁布《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版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强调了“管好不管死”原则。
同样在本月初,合肥公积金中心印发通知,要求各银行加速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放进度。
就成都市场而言,在疫情和房产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成都住房销售量同比去年下降明显。
那么,在此情况下,本次新规能否帮助成都楼市回暖?
为了更好地解读本次政策带来的影响,以及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应,我们采访了文轩智库的专家,从更专业的视角进行分析: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
成都是全国第一个明确加大房贷投放的城市,具有非常强的信号意义。
政策核心:成都此次明确要协调金融机构增加房地产信贷投放额度,加快发放速度,保障房地产企业和刚需购房人群的合理资金需求,给予重点企业开发贷款展期、降息。
从这个表述看,其是基于疫情冲击下房企经营困难的现实,而出台的保障性措施,属于营商环境优化的内容。此次“保企保按揭”的导向,具有非常好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政府维持房地产市场平稳的目的。尤其是明确了“协调金融机构增加房贷投放额度”的表述,具有非常好的意义。
政策意义:虽然央行等层面也较多提及加大房贷投放,但是地方上明确发文的其实不多,成都属于第一个城市。合肥在11月份有过类似的政策:合肥公积金中心印发了通知,要求各银行加快贷款的整体发放进度,但这是从公积金的角度进行的。
预计后续各类明确督促银行加快房贷的文件会出台,以进一步稳定市场,防范出现烂尾等情况。据此也可以认为,11月份开始,部分城市销售数据的低迷状态有望改善,即便还有同比下跌,跌幅也会收窄。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
根据项目的完成节点,房企支取相应比例的资金,这对于房企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利于缓解房企在疫情冲击下的经营压力,防止因资金流紧张而导致烂尾,从而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
同时,一定程度上或将促进项目尽快入市,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当前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的行情或将有所缓解。
虽然央行等层面频频释放信贷环境有所改善的积极信号,但成都作为目前为止地方发文的首个城市,此举对市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预计接下来成都楼市热度或将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政策只是阶段性纠偏,房地产市场仍以稳为主,不会出现过度火热的现象。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
预售资金监管一直是各级政府保障在建项目正常施工、防止烂尾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房企对资金的需求更为强烈,成都对监管政策进行调整,专款专用,一方面能使在建工程建设、农民工工资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保交楼。
中城委四川秘书长姚科:
该政策有助于加快销售审批流程的提速,加快年底去化。有助于监管资金有效支取推进房企加快建设,避免烂尾楼。这是在市场下行情况下,合理的纾困动作。
成都新政动作不张扬,但很精准和精巧适用。成都的楼市新政,没有一枪一炮的惊雷,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场“知时节”的好雨。
成都政策都是现有政策框架下的合理优化,是对风险的管控和维护刚需利益的助推。今年调控政策见底,明年楼市会基本企稳回温。
政策面会顺应国民高品质住房需求,更好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预期和信心需要周期性提升,在房地产税的态势不断明朗下稳中求进。
当前房企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负债过高,资金断流。成都此举无疑能缓解上述问题。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当前政策对市场回暖有促进作用,但寒冬之后的春天能否到来,何时到来?还需要房企、消费者、市场环境一起去回答。
来源:文轩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