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 学界业界大佬说了啥?

全球金融行业正面临科技创新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传统金融行业纷纷转型,与此同时,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生产品与服务。在技术不断革新、监管尚存变数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把握趋势带来的机遇,将理论创新落地应用与实践?

9月17日,在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上,国内外学界、业界领袖,对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朱民:金融科技监管必须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表示,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或者对整个供应商、金融供给方面的生态冲击和破坏是巨大的。

朱民谈道,金融正在发生最大的冲击和变化是在监管和法律方面。因为金融科技的出现,在金融科技的前提下,监管没有任何选择,必须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此外,监管必须从一个静态的区域、一个城市、一个点走向跨区域和跨境的监管,因为所有的科技金融都是跨区域、跨境的。

“都说金融科技正在颠覆现有的金融企业和行业,我觉得正在形成重大的冲击(颠覆并没有完成)。因为现在各个现有的机构也在努力学习金融科技,在扩大它的业务、走科技化的道路。未来的竞争在哪里?未来的结果在哪里?其实并不明确。传统的金融机构能活下去吗?结果是不明确的。平台一定赢吗?结果也是不明确的。传统金融可以把现在垂直的金融科技的企业全部收回去再次内生化吗?结果也是不明确的。”朱民表示,金融机构垂直、细分、专业、高效、风险控制良好的这类机构的崛起是必然的,只是一个最终的归属、定位、连接而已,所有的一切取决于竞争和监管、法律的框架。

“未来我们一定会看到在金融科技企业之间极其激烈和动态的迅速竞争,不断地变化市场,因为这一块是完全科技主导的,会走得很快。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平台和传统金融企业的竞争,这是一场精彩的大仗,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明确。”朱民指出,竞争和监管将会决定未来金融生态的格局,但是金融科技冲击、再塑未来的金融生态,我觉得这个是必然的事情。

金融科技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李东荣提出三个“有利于”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就“金融科技如何更好更安全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促进改革开放”发表演讲。

李东荣表示,金融业是一个与财富打交道的特殊行业,存在着高风险性、强涉众性和内在脆弱性等特点。“这决定了发展理念和价值导向在金融业活动中的极其重要性。形象的说,就如同天使和魔鬼之间的关系变化。可能一边是天使,一边是魔鬼。”李东荣说。

“因此,金融创新缺乏正确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导向,就很可能滑向自我循环、过度膨胀、甚至引至经济金融危机乃至社会危机的境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李东荣说。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坚持和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李东荣提出,所有金融科技活动,以及相关从事金融科技业务的行业机构、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都应将是否有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普惠水平、是否有利于提高金融风险管控能力、是否有利于加强金融者消费保护,这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和评判的基本原则。

此外,李东荣指出,所有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都不应该搞脱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阶段、超出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的过度创新,也不能打着改革和创新的旗号搞脱离实体经济需求、标新立异的所谓创新,更不允许打着改革和创新的旗号去搞那些诱惑和欺骗群众、逃避法律监管、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破坏市场次序和社会稳定的伪创新。

中科院姚期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信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表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信任,我们如何能够在不是那么成熟的、有历史性的商业融资环境里,建立起一个金融系统,让大家能够非常信任它。对于一个运行的商业及企业来讲,重要的就是它怎样去做风险的控制。”

姚期智认为,对于企业来说,肯定希望全国每一个人的经济资料他都可以得到,这样对于风险就能够控制得最好,但是想要追求这种效果,就会侵犯到别人的权利,侵犯到个人的隐私;而对于社会来讲,一旦大型商家垄断这些数据,也会侵犯到社会的利益。

姚期智强调,这些事政府必须进行监管,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风控、隐私保护,以及政府监管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做出一个大家都满意,而且效率又非常高的系统。这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姚期智认为,应该善于运用计算机科学帮助处理这些问题。事实上,只有信息科学等非常高端的技术,才能使得这种平衡达成。比如这三个方向的技术就应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技术;密码学。

蚂蚁金服井贤栋: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普惠

“今天的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技术在深刻地改变信息的搜集、风险甄别(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欺诈模型的计算等等,金融成本效率发生极大的改变。结果让金融更具包容性,真正去服务到80%没有被服务好的人群。”井贤栋强调,实体经济中存在很多碎片化的金融需求,科技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最佳方案,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普惠。

谈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井贤栋重申了几大原则:把数字技术发展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的优先选择;立法监管体系应该赋能和适度;强调防范风险,加强消费者保护。

“消费者保护是非常关键的,在金融科技时代,消费者保护不仅仅是局限于对资金、账户安全、交易安全的保护,更多了一层含义,就是对数据和信息安全、隐私的保护。每个人都应把这个东西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井贤栋认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回归到对消费者的安全保护,只有保护好消费者,创新才有价值。

京东金融陈生强:金融科技行业需要确定方向达成共识形成标准

这一年以来,整个行业发生了多少变化?陈生强认为,首先,“金融科技”成为最热的词儿之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金融科技公司的能力可以为我所用,所以开始主动地选择跟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与此同时,银行也开始在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建设上加大投入,一些银行设立了专门的网络金融部,或者说直接投资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

其次,市场上金融科技公司越来越多,但是绝大多数的公司依旧专注于自己去做金融的业务,而不是为金融机构去服务。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行业逐渐地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数据和技术将是最基础的能力,大家开始在这方面发力。所以,一时间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变成这个行业里面最热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监管的高度关注。“一方面研究如何用技术去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防范整体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在强调科技对金融的重要性,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去提高效率、安全和提高客户体验。”陈生强说。

陈生强表示,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金融科技在被规范的同时,也在收获认可,在不断地发展。不过也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这个概念正在泛化,金融科技领域存在着很多种的商业模式,但是其中最有代表性或者说最具有长久价值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共识。

“所以,金融科技这个行业仍然需要去确定方向,达成共识,形成标准。”陈生强强调,金融科技的核心内涵实际上是有两层:一、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服务,服务的对象是金融机构而不是为自营的金融业务服务;二、金融科技必须有很强的科技能力。科技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向前进步的一个核心动力,科技革命本身也代表着效率的革命。所以一切商业模式的进步,实际上都离不开新兴科技的驱动。

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谈金融本质:实际上是数据和数据处理

“在中国的教育机构里有很多骗贷机构、黑产,他们组织学生去学习,实际上是帮学生套现,有时候学生都不是很清楚。”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说。

朱光表示,金融的本质实际上是数据和数据处理。在金融时代经历过传统的电子化到移动化,再到智能化,金融行业正在发生着非常巨大的变化。朱光介绍,在智能金融时代的到来,会有以下四个方面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一、获客。银行保险公司的获客会以用户画像为基础,更加精准地触达,不再是以服务网点为基础,而是以用户画像为基础的网络获客。

二、服务。在服务上肯定是千人千面更便捷的在线服务,服务品质会提高,营业网点和客服人员会大幅压缩。

三、风控。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基础的反欺诈和风控体系,提升用户体验并且拓展服务边界。

四、IT基础设施。会将高效安全的私有云,再加上外部数据、区块链,一起去服务。

最后,朱光指出,区块链、金融云、智能客服会大大缩减客服的成本,提升客户的体验,智能获客、身份识别、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这些领域才刚刚开始。

腾讯集团副总裁赖智明:用支付的基础推进金融的服务

赖智明表示,经过微信红包之后,整个移动支付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不仅仅是在大的店(超市、便利店),还是在小的店(菜市场或者是在一些很偏远的地方),大家都很喜欢用微信支付、扫码支付收或者是付款,这个变成了一个社会现象。

“我们在国内这么大的规模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无现金社会,确实是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而且,这里能给很多商户、行业带来一些全新的机会,以前去申购一个金融产品门槛比较高,现在通用户通过把银行卡绑在微信支付上面,就能非常方便地享受到一些金融的服务。”赖智明说。

赖智明强调,我们用支付的基础来推进金融的服务,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当然里面也会有很多挑战。我们非常尊重和敬畏金融的风险,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大数据的分析和智能的匹配,希望用户不会去买到一些他的风险承受能力承受不了的产品,稳健地推进金融服务。

PayPal副总裁AARon Karczmer:满足监管要求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创新的机会

“作为一个大的全球的金融机构,我们实际上是觉得非常广泛的、非常多元化的,以及非常复杂的监管足迹的。我们有60多个活跃的监管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对我们的业务进行监管,在美国我们要有联邦政府进行监管,而且要受各个州和特区的监管,在欧洲我们要受卢森堡监管部门的监管,以及在俄罗斯的中央银行对我们的监管。”Aaron Karczmer说。

此外,Aaron Karczmer表示,监管与创新不会背道而驰,满足监管方面的要求,其实是创新的机会所在,能够给金融机构带来创新的机会。Aaron Karczmer称,“很多的公司(包括我们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利用人工智能、高级的分析技能,进一步满足监管机构给我们提出的预期。我们认为,跟监管方面的合作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竞争优势,而非更多的负担。”

廖理:国内众筹发展遇瓶颈一些大型股权众筹平台处于停滞状态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主任廖理提出,金融科技在未来的很多年都会对金融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科技的应用是基于场景和模式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式就是众筹。“众筹大概是在国际上2010年前后发展起来的,国内跟进得也很快。在过去的七年间,国内众筹平台根据相关的统计已经超过了300家。在前两个月,当月的投资人数达到300多万人,筹资金额也到了16亿元。”廖理介绍。

廖理称,众筹平台从它的类型来看,产品众筹是162家,股权众筹是87家。他指出,国内众筹在发展上遇到了一些瓶颈,总体的趋势放缓,其中有一些大型的股权众筹平台已经处于停滞的状态。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0)
上一篇 2017-09-06 23:52
下一篇 2017-12-28 21:43

相关推荐

  • 毕马威:全球支付、保险、监管、财富管理、加密货币、网络安全投资版图

    毕马威2021年《金融科技脉搏》报告(二):回顾与前瞻支付、保险、监管、财务、加密货币、网络安全科技领域

    2021-08-18 区块链
    5.2K
  • 毕马威:全球金融科技投资V型复苏 加密生态下半年将继续活跃

    毕马威2021年《金融科技脉搏》报告(一):全球Fintech投资V型复苏 加密生态下半年将继续活跃

    2021-08-18 区块链
    6.6K
  • 龙白滔推荐|数字世界中的欧洲金融主权

    中国通常做法是针对创新(如近几年的P2P、金融科技、加密资产等)给予一定灰度空间,让行业在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下自发野蛮生长,在产生负面结果后进行“一刀切”式的粗暴监管。各个公共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和协作,形成一致和协调的监管框架。所以法国监管在面对挑战时开放的思想和切实创新态度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2019-12-11
    6.8K
  • 九江银行设立奖学金培育江西本土金融人才

    金融发展,人才是关键。11月7日,九江银行与江西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培育本土金融人才,九江银行在江西财经大学设立“九江银行奖学金”,以资助奖励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及IT类专业优秀学生。 签约仪式在九江银行总行举行,江西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王乔、校长卢福财、有关校领导、部门学院领导,九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羡庭、九江银行行长潘明、有关行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致力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长期合作、互利共惠、共同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人才交流和优势资源共享,约定继续共建“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共同合作培养金融硕士。 江西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王乔表示,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搭建更为坚实的合作平台,打造出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金融实践为一体的银校合作新模式,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九江银行董事长刘羡庭表示,江西财经大学与九江银行的合作渊源已久,双方自2004年开始,先后共同开办MBA教学班、设置九银奖学金、联合创建九银票据研究院,双方合作日益紧密。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此前,由九江银行与江西财经大学共同成立了国内首家票据研究院——九银票据研究院,该院的成立对于推动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这也是该领域学术界与业界的首次深层次合作。

    2019-11-08
    3.3K
  • “颠覆金融”豪言不再,小米支付更名“小米数科”,雷军退出法定代表人

    蚂蚁金服等都是曾想“用科技颠覆金融”的互联网公司,眼下却都慢慢开启了“去金融”、“重科技”的发展之路。 日前,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达到228.88亿元,同比增长37%。 小米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收入要逊色许多,但增速高于京东和腾讯。小米集团财报显示,二季度金融科技板块收入为7.9亿元,同比增长62.7%。

    2019-09-28
    3.8K
已有 0 条评论